机器视觉缺陷检测系统中的光源配置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对比度和亮度:
对比度是光源选择的最重要参考之一。高对比度能够使目标特征与背景清晰区分,易于识别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光源,如采用与目标物体颜色互补的光源,可以显著提高对比度。
亮度要合理选择,亮度太大可能导致缺陷被淹没,亮度太小则缺陷的对比度可能不明显。亮度还影响相机的信噪比和图像质量,亮度不足会导致噪声增多,干扰对目标特征的准确识别。
2. 均匀性:
光源的均匀性要好,在有效的照射范围内,灰度值标准差要小。不均匀的照明会给后期的图像处理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使得采集的图像变得没有处理价值。
3. 光源类型和特性:
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例如,对于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产品,可以选择穿透性强的光源,如红外光或紫外光;对于金属或深色材质的产品,则可以选择高亮度的LED光源或激光光源。
光源应具有较宽的光谱范围,以便对不同材料的物体进行检测。
4. 稳定性和寿命:
光源的稳定性对机器视觉系统影响重大,稳定的光源能保证在不同时间和环境条件下提供持续且一致的照明效果,从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源的使用寿命越长越好,这可以减少开支和更换光源带来的系统调整。
5. 照明角度和配置方式:
照明角度的调整是提高检测精度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变光源照射的角度,可以减少反射干扰,突出物体特征。例如,背部打光可以凸显产品外形轮廓,适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孔洞和间隙;侧面打光则适用于检测物体的侧面特征。
光源的配置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环形光源可以突出物体的三维信息,使其边缘更加清晰;同轴光源则能够消除反光,使表面缺陷更加明显。
6. 成本:
在选择光源时,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价格高的光源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光源。
机器视觉缺陷检测系统中的光源配置选择应综合考虑对比度、亮度、均匀性、光源类型和特性、稳定性和寿命、照明角度和配置方式以及成本等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光源,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